Hyperliquid
Hyperliquid 是一個建立在其自身 Layer1 區塊鏈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為交易員提供低手續費、快速交易和先進的交易工具,例如永續合約。
Hyperliquid 旨在提供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最佳特性。雖然該平台不受任何中介機構控制,但它提供了類似於 Coinbase 和 Kraken 等中心化交易所的用戶體驗。
特性 編輯
Hyperliquid 使用一種名為 HyperBFT 的自定義共識算法,該算法的靈感來源於 Hotstuff 及其後續版本。該算法和網絡堆棧都經過底層優化,以支持 L1 的獨特需求。
Hyperliquid 的狀態執行分為兩個主要部分:HyperCore 和 HyperEVM。HyperCore 包含完全鏈上的永續期貨和現貨訂單簿。每一筆訂單、取消、交易和清算都以透明的方式發生,並繼承了 HyperBFT 的單區塊最終性。HyperCore 目前支持每秒 20 萬筆訂單,隨著節點軟體的進一步優化,吞吐量還在不斷提高。
HyperEVM 將以太坊首創的熟悉的通用智能合約平台引入了 Hyperliquid 區塊鏈。藉助 HyperEVM,HyperCore 的高性能流動性和金融原語可以作為無需許可的構建模塊供所有用戶和開發者使用[1]。
創始人 編輯
Hyperliquid Labs 由哈佛大學的同學 Jeff Yan 和 Iliensinc 創立。團隊成員包括來自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城堡投資 (Citadel) 和 Hudson River Trading 等機構的專家。
Jeff Yan 是中心化交易所 Chameleon Trading 的前聯合創始人。在 FTX 崩盤導致衍生品交易所市場出現空白後,Yan 和他的團隊轉向了 Hyperliquid。
Hyperliquid Labs 團隊選擇保持自籌資金,以確保獨立於風險投資,並專注於提供高效、透明的交易平台。
HYPE 代幣 編輯
2024年,Hyperliquid 通過空投向近 10 萬用戶推出了其原生代幣 HYPE。這次空投被譽為「史上最有價值的空投」——12% 的接收者獲得了 5,000 至 10,000 個代幣。幾周內,這部分 HYPE 的價值超過了 14 萬美元[2]。
由於 Hyperliquid 沒有接受風險投資,大部分空投都分配給了社區。75% 的 HYPE 代幣分發給了當前和未來的用戶。超過 20% 的 HYPE 代幣分配給了「核心貢獻者」——其中包括 Hyperliquid Labs 的開發者。為了防止潛在的內部拋售,這些代幣將在 2027-2028 年才會解鎖。
在推出後的三個月內,HYPE 的市值超過 90 億美元,躋身前 20 名加密貨幣之列。
HYPE 的主要優勢:
- 治理: 代幣持有者可以參與平台的決策。
- Gas 費: HYPE 可用於支付 Hyperliquid 區塊鏈上的 gas 費。
- 有限的供應量: HYPE 的供應量上限為 10 億個代幣。
HYPE 的有限供應量和實用性使其成為一項有吸引力的投資。如果 Hyperliquid 平台獲得市場認可,HYPE 的價值很可能會繼續上漲。
發展歷程 編輯
2024年12月30日,Hyperliquid 基金會宣布已開放 HYPER 質押,用戶可以將 HYPE 質押給受信任的驗證者,並在 HYPE 中獲得質押獎勵[3]。
2025年3月4日,Hyper Foundation 宣布,Hyperliquid 主網的驗證者集將在下次網絡升級後全面去許可化,與測試網類似,前 N 名按質押量排名的驗證者將組成活躍集。初始 N 設為 20,並會隨時間逐步增加[4]。
2025年3月15日,Hyperliquid 起對保證金轉移實施 20% 保證金率要求[5]。
2025年3月29日,Hyperliquid 宣布其區塊鏈已升級,新增了完全鏈上的驗證者投票功能,用於資產下架。當達到足夠的投票支持下架時,操作會自動觸發鏈上執行[6]。
相關事件 編輯
朝鮮黑客潛在威脅 編輯
2024年12月,安全研究員發現多個已被標記的朝鮮黑客地址在 Hyperliquid 上進行交易測試,累計虧損逾 70 萬美元。這些地址通過反覆交易試探系統漏洞,可能為後續攻擊做準備。
ETH槓桿攻擊 編輯
2025年1月,一名用戶使用 50 倍槓桿開設價值 3 億美元的 ETH 多單,浮盈達 800 萬美元後,突然提取大部分保證金,導致清算價格被推高。最終 HLP 被迫接管倉位,損失約 400 萬美元。
Hyperliquid金庫虧損 編輯
2025年3月12日,Hyperliquid財庫(Hyperliquidity Provider)短時虧損超過400萬美元。這一虧損是由於一名使用50倍槓桿的巨鯨在ETH價格下跌時主動爆倉,導致高達16萬枚ETH(價值約3.06億美元)的多單被清算。由於金額巨大平倉過程中ETH價格繼續下跌因此進一步擴大了虧損,並最終由Hyperliquid財庫承擔了這部分損失[7]。
JELLYJELLY 市場操縱 編輯
JELLYJELLY(簡稱 JELLY)的 memecoin,該代幣由 Venmo 聯合創始人 Iqram Magdon-Ismail 在 Solana 鏈上推出,曾一度達到 2.5 億美元市值,後跌至數千萬美元水平,事件前約為 1000 萬美元。
2025年3月26日,一名交易員在 Hyperliquid 平台上建立了一筆價值約 600 萬美元的 JELLY 做空倉位。隨後採取了一系列操縱市場的策略:首先,他大量購買 JELLY 代幣,故意推高現貨價格,與此同時,他通過「移除保證金」的操作,使平台觸發自動清算機制,將其空倉轉嫁給 HLP 金庫接手。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過程中,另一地址0x20e8fD36dcdEF8DfbB983B0bc06c658105b9a808
也隨之建立了做多倉位,並在價格急速上揚中獲得超過 800 萬美元的浮盈。
這一系列操作是典型的市場操縱。根據 CoinDesk 的數據,HLP 金庫在接管這部分倉位後,隨著 JELLY 價格的持續增長,最高曾面臨 1350 萬美元的未實現損失,且如果 JELLY 價格繼續攀升至更高水平,Hyperliquid 的 HLP 金庫將面臨更大壓力,甚至可能引發鏈式清算,使 HLP 中的用戶資產大量受損。若最壞結果真的發生,Hyperliquid 恐怕將直接宣告失敗。
Hyperliquid 發布公告稱,在發現可疑市場活動的證據後,我們通過驗證者集會投票決定下架 JELLY 合約。除被標記違規地址外,所有用戶將由 Hyper Foundation 全額補償。補償將依據鏈上數據自動執行,無需提交工單,具體方法將在後續公告中詳細說明。
在此次事件發生前後,幣安與 OKX 等中心化平台相繼上線了 JELLY 衍生品合約,這使得部分市場人士懷疑是否存在協調攻擊或競爭策略。有人認為,中心化平台利用其更完善的風控機制和流動性優勢,對 DeFi 平台形成了強有力的擠壓,甚至藉此機會打壓競爭對手,從而對整個市場格局產生長遠影響。
此次事件在短期內對 Hyperliquid 構成了雙重打擊:一方面,平台因自動清算機制被迫接管巨額虧損倉位,雖然最終通過低價平倉實現部分獲利,但系統風險明顯暴露;另一方面,平台的中心化決策方式也引發了用戶對去中心化承諾的質疑,導致部分用戶資金迅速撤離,數據顯示事件發生數小時內,平台穩定幣 USDC 淨流出已達 1.4 億美元[8]。
2025年3月26日,原 Three Arrows Capital 創始人 Zhu Su 發文表示,HLP(Hyperliquid 流動性提供者)遭遇 JELLYJELLY 攻擊,某地址最大程度做空 JELLYJELLY 合約(可能同時購買現貨),將現貨推向鏈上自流交易者,HLP 接收了 JELLYJELLY 的空頭頭寸,現貨繼續上漲,HLP 仍處於短缺狀態,虧損 650 萬美元[9]。
2025年3月26日,Hyperliquid 在幣安和 OKX 上線 JELLYJELLY 永續合約後下架 JELLYJELLY。
2025年3月28日,Hyperliquid表示,將補償 JELLY 多頭用戶並加強平颱風險管理[10]。
其他爭議 編輯
加密偵探 ZachXBT 發布對 Hyperliquid 巨鯨的身份調查,該鯨魚與過去幾周通過高槓桿頭寸獲利約 2000 萬美元,可能涉及非法活動[11]。鏈上偵探 ZachXBT 表示,疑似為 Hyperliquid 上高槓桿巨鯨的人 William Parker 因在 2023 年從兩家賭場盜竊約 100 萬美元而被捕,並在芬蘭被判刑。在此之前,WP 被稱為 Alistair Packover(William Peckover),後來改名。很明顯,WP/AP 在因欺詐罪服刑多年後並沒有吸取教訓,並且可能會繼續賭博[12]。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考連結 編輯
- ↑ About Hyperliquid | Hyperliquid Docs
- ↑ What Is Hyperliquid? | CoinLedger
- ↑ X 上的 Hyper Foundation Staking is now live on mainnet.
- ↑ X 上的 Hyper Foundation The mainnet validator set will become fully permissionless after the next network upgrade.
- ↑ X 上的 Hyperliquid To date, Hyperliquid has processed over $1 trillion in trading volume and become the first DEX to rival CEX scale.
- ↑ X 上的 Hyperliquid The Hyperliquid blockchain has been upgraded to feature fully onchain validator voting for asset delisting.
- ↑ Revisiting Hyperliquid’s Black Wednesday: Demand as the Starting Point, Accuracy as the Destination
- ↑ Hyperliquid 與 JELLYJELLY,從浮虧上千萬到拔網線,究竟發生了什麼? - Foresight News
- ↑ X 上的 Zhu Su HL jellyjelly attacker 1) goes max short JELLYJELLY perps (likely while buying spot simultaneously) 2) pumps spot onchain to self-liq perps 3) HLP inherits the giga short JELLYJELLY position 4) continues to pump spot 5) HLP still short, down $6.5m
- ↑ X 上的 Hyperliquid Hyperliquid is not perfect, but it will continue to iterate and grow through the collective efforts of builders, traders, and supporters.
- ↑ X 上的 ZachXBT As 0x7ab was the first EVM address used by 0xf3f I traced the source to withdrawals on Solana from four casinos.
- ↑ X 上的 ZachXBT It is abundantly clear WP/AP has not learned his lesson over the years after serving time for fraud and will likely continue gamb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