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非小号百科
搜索
搜索
创建账号
登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
了解详情
贡献
讨论
编辑“
埃隆·马斯克
”(章节)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编辑
编辑源代码
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
编辑
编辑源代码
查看历史
常规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警告:
您没有登录。如果您进行任何编辑,您的IP地址会公开展示。如果您
登录
或
创建账号
,您的编辑会以您的用户名署名,此外还有其他益处。
反垃圾检查。
不要
加入这个!
== 生活 == 埃隆·马斯克生于 1971年6月28日的南非比勒陀利亚,有英国与德国血统。母亲梅耶·马斯克(本姓霍尔德曼)生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成长于南非,是一名模特和营养师。父亲埃罗尔·马斯克是一名南非电动机械工程师,飞行员,船员,顾问和开发商。马斯克有一名弟弟金巴尔(生于 1972年)和一名妹妹托斯卡(生于 1974年)。他的外祖父约书亚·海德曼是一名出生于美国的加拿大人。马斯克的父母于 1980年离婚。两年后,他决定跟随父亲在比勒陀利亚等地生活。但他很快后悔,并渐渐与父亲疏远。他称父亲“是一个可怕的人类... 几乎一切你能想到的坏事他都做过”。马斯克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姐妹和一个同父异母的兄弟。 在 10 岁左右,马斯克开始对电脑和电子游戏产生兴趣。后来,他得到了一台康懋达 VIC-20,并开始学习程序设计。12 岁时,他用 BASIC 编写了一个电子游戏《Blastar》,并以约 500 美元的价格将源代码卖给《个人电脑与办公技术》杂志。他曾就读于沃特克鲁夫预备学校和布赖恩斯顿中学,最终毕业于比勒陀利亚男子中学。作为一个笨拙且内向的孩子,童年时期他经常受欺负,曾被一群男孩扔下楼梯并因此住院。 由于从加拿大入境美国比较容易,马斯克凭借其母为加拿大公民申请了加拿大护照。在等待护照期间,他于比勒陀利亚大学学习了五个月,并借此避开了南非的强制兵役。1989年6月,马斯克来到加拿大,在萨斯喀彻温省和表亲生活了一年,并在农场和木材厂打零工。1990年,他进入女王大学学习,并于两年后转学至宾夕法尼亚大学。他于 1995年毕业,并获得了经济学文学士和物理学理学士学位。 1994年夏天,马斯克在硅谷的两家初创企业实习,分别是研发电解式超级电容的尖峰研究所(Pinnacle Research Institute),以及游戏开发商火箭科学游戏公司。他还曾向网景公司申请工作,但未得到答复。1995年,马斯克被斯坦福大学的材料科学哲学博士课程录取,但他随即于两天后退学,转而投身互联网事业。
摘要:
请注意,所有对非小号百科的贡献均可能会被其他贡献者编辑、修改或删除。如果您不希望您的文字作品被随意编辑,请不要在此提交。
您同时也向我们承诺,您提交的内容为您自己所创作,或是复制自公共领域或类似自由来源(详情请见
非小号百科:著作权
)。
未经许可,请勿提交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取消
编辑帮助
(在新窗口中打开)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