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非小号百科
搜索
搜索
创建账号
登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
了解详情
贡献
讨论
编辑“
中本聪
”(章节)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编辑
编辑源代码
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
编辑
编辑源代码
查看历史
常规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警告:
您没有登录。如果您进行任何编辑,您的IP地址会公开展示。如果您
登录
或
创建账号
,您的编辑会以您的用户名署名,此外还有其他益处。
反垃圾检查。
不要
加入这个!
== 真实身份猜测 == 中本聪极少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在P2P基金会网站的个人资料中,他自称是居住在日本的37岁男性。然而,这一点被广泛怀疑。他的英文书写如母语般纯熟地道,却从没有使用过日语。用他的姓名在网上搜索,无法找到任何与这个人相关的信息。各种迹象表明,“中本聪”(“中本哲史”)可能是一个虚构身份。中本在发言和程序中切换使用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并且随机在全天不同的时间上线发言,显示他可能有意隐瞒自己的国籍和时区,或者是账号的背后有多人操纵。然而,根据对其语言习惯和时间统计的分析,一些人士认为他可能是一位居住在美国中部或西部的英国人或爱尔兰人。曾在比特币核心开发团队工作的Laszlo Hanyecz则认为其算法设计过于精良,以至于不像是一个人单枪匹马所能完成<ref>[https://www.vice.com/en/article/who-is-satoshi-nakamoto-the-creator-of-bitcoin/ Who Is Satoshi Nakamoto, the Creator of Bitcoin?] '''By''' ALEC LIU May 22, 2013, 10:45am</ref>。 === 望月新一 === 2012年5月,计算机科学家泰德·尼尔森认为中本聪就是日本数学家望月新一,认为其足够聪明,研究领域包含比特币所使用的数学算法。更重要的是,望月不使用常规的学术发表机制,而是习惯是独自工作。然而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设计比特币所需的密码学并非望月的研究兴趣。望月本人亦予以否认。 === 尼克·萨博 === 2013年12月,博客作家Skye Grey通过对中本论文的计量文体学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其真实身份是前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尼克·萨博。萨博热衷于去中心化货币,还发表过一篇关于“比特黄金”(bit gold)的论文,被认为是比特币的先驱。他也是一个著名的从90年代起就喜欢使用化名的人。 在2011年5月的一篇文章中,萨博谈起比特币创造者时表示:“在我认识的人里面,对这个想法足够感兴趣,并且能付诸实施的,本来只有我自己、戴维、哈尔·芬尼三个人,后来中本出现了(假定中本不是芬尼也不是戴维)。” === 多利安·中本 === 最为公众所熟知的猜测发生在2014年3月6日。新闻周刊记者Leah McGrath Goodman发表文章称自己已经找到真正的中本,是一个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日裔美国人,名叫'''多利安·中本''',而其和名正正就是中本哲史。除了名字相同以外,Goodman还找到了一些佐证,其中最有力的一条是,当Goodman在当面采访并提出比特币的问题时,多利安的回答看起来确认了其比特币之父的身份:“我已经不再参与它了,不能讨论它。它已经被转交给其他人。他们现在在负责。我已经没有任何联系。”这段话的真实性亦得到了当时在场的洛杉矶郡警察的确认。 报道被公开后受到了包括比特币社区在内舆论的质疑和批评,但同时也引起了媒体的巨大兴趣。记者们蜂拥而至多利安的住宅外蹲守,甚至追逐他的汽车。然而在后来的正式访谈中,多利安否认了自己与比特币的全部联系,称自己从未听说过,只是误解了Goodman的提问,以为她问的是自己之前从军方承接的保密性工作。 当天晚些时候,中本聪本人也站出来否认。他在P2P基金会的账户在尘封五年之后发了第一条消息,称:“我不是多利安·中本。” === 克雷格·史蒂芬·怀特 === 2015年12月,《连线杂志》报道说澳大利亚学者克雷格·史蒂芬·怀特很有可能是中本聪本人。同时也指出,也许只是他精心设计的一个高明的骗局想让我们相信他就是中本聪本人。直到2016年5月2日,澳大利亚企业家克雷格·史蒂芬·怀特公开承认自己就是发明比特币的中本聪,首度有人公开承认。其证据是中本聪的加密签名档,但被质疑该档只要是稍微高阶一点的黑客都能在暗网中找到下载,早就在不少电脑高手圈流传,另一证据是早期第1及第9区块比特币地址的私钥,但此私钥如果是早期比特币开发人员或其亲近者都有可能拿到。 最关键证明是导入比特币至2009年的比特币第一笔交易地址,该地址被视为是中本聪所有,并要求表演汇回,BBC记者将0.017个比特币导入,但最终没有汇回。BBC刊登出和他的访谈片段,自称他就是比特币发明者。但克雷格声明与证据的真实性受到普遍的质疑,在最后阶段要求演示关键证据时,克雷格拒绝并发布了一篇顾左右而言他的博客文章。 === Vincent van Volkmer === 自2018年以来,互联网声称美国艺术家Vincent van Volkmer是中本聪。对此同时也有一系列证据,例如:他谈到他是一名数学家和密码学家的事实,他也与拥有导致阻碍技术相关知识的专家保持着良好的联系。不过,他自己也反驳了他就是中本聪的这种说法。 === 金子勇 === 区块链的专家仲津正朗提出了日籍程序员、文件共享软件Winny开发者金子勇即是中本聪的假说,该假说于2019年开始在网上流传。作为根据,仲津提到了与金子有过交流的技术人员的理论间的关系性,P2P技术构造上的共通性,以及论文中透露出的“对既存系统的不信任感”(仲津认为由于Winny事件而被国家浪费了才能和时间的金子本人亦有相同感受)。除此之外,中本聪从未使用其所持有的100万比特币以及从不暴露真实身份的特征,都可以由金子勇本人已经死亡这一事实来说明。但中本聪于2021年12月24日在P2P基金会发布了一则回复来说明了中本聪未死亡。 === 其它猜测 === 还有一些其他个人或团体被认为是中本聪的真身。其中包括: * 芬兰经济社会学家Dr Vili Lehdonvirta及爱尔兰密码学研究生Michael Clear。两人分别否认。 * 德国及美国研究人员Neal King、Vladimir Oksman和Charles Bry。他们曾共同申请注册一项与比特币相关的专利,而比特币项目官方网站的域名bitcoin.org恰好注册于专利申请提交之后的第三天。三人均否认此猜测。 * 比特币基金会首席科学家Gavin Andresen、比特币交易平台Mt. Gox创始人Jed McCaleb,或某个政府机构。 * 美国企业家及安全研究员Dustin D. Trammell,但他公开否认。 * 也有人认为Satoshi Nakamoto的名字实际上是四家公司名字的组合,包括三星('''Sa'''msung)、东芝('''Toshi'''ba)、中道('''Naka'''michi)和摩托罗拉('''Moto'''rola),暗示着比特币其实是这四家公司联手开发并以Satoshi Nakamoto,即“中本聪”的化名来发表。 2021年3月,Quranium Publishing的总监Hamid Rabei在Quranium网站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有必要审查和分析《时代》杂志首页上的所有头条新闻(于2009年1月3日发布),以破译中本聪的身份和他建立区块链和货币系统的目标。
摘要:
请注意,所有对非小号百科的贡献均可能会被其他贡献者编辑、修改或删除。如果您不希望您的文字作品被随意编辑,请不要在此提交。
您同时也向我们承诺,您提交的内容为您自己所创作,或是复制自公共领域或类似自由来源(详情请见
非小号百科:著作权
)。
未经许可,请勿提交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取消
编辑帮助
(在新窗口中打开)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